1. 首页 > 生肖知识

牛的文化趣谈

牛的文化趣谈

牛与人之间关系紧密,尤其在农业时代,它们是人类最可靠的伙伴。若无牛的助力,人类社会恐难如此迅速发展。牛虽行动迟缓,却毅力十足,耐力惊人。因此,属牛之人亦具备这些特质:无论他人如何评说,无论周遭环境多么艰难,他们总能按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,最终完成任务。他们行事前深思熟虑,虽有时显得行动缓慢,但一旦付诸实践,便能悄无声息地完成任务,不露疲态。

我国各民族中,少数民族亦存有敬牛之俗,名为“献牛王”。在贵州的荔枝、罗甸、安龙等地,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庆祝牛岁,此日牛得休憩,享糯米佳肴。仡佬族的牛王节,又称“牛神节”、“敬牛王菩萨节”、“祭牛王节”,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,牛得免劳作,糯米糍粑挂牛角,牛影映水边,祝寿意浓。侗族在榕江、东江等地,每年夏至六月初六举办“洗牛节”,耕作之余,牛浴河畔,鸡鸭毛插牛栏,祈愿牛儿安康。

在十二生肖中,牛以其庞大的身躯独占鳌头,与小巧的老鼠形成鲜明对比。因此,人们常用“鼠”来象征小或少,而以“牛”来寓意多或大。牛体硕大,毛发自然繁密,故“牛毛”常用来形容众多而细密。古时,文人墨客以竹蒲作画,以牛拉车载书,从而有了“汗牛充栋”的佳话。柳宗元在文中写道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出汗牛马。”由此,后人将藏书丰富称为“汗牛充栋”,可见牛与书香结缘已久。

唐代诗人元稹《生春》中言:“门外鞭牛,争土养蚕。”此“鞭”先于“争”,乃古时迎春送寒之俗语双璧。鞭春牛,亦称鞭土牛,其源远流长。《周礼·月令》载:“出土牛以送寒。”此习俗沿袭至今,尤以唐宋为盛,宋仁宗《土牛经》一出,更广为流传,成为民俗文化之瑰宝。

《济南府志·岁时》载康熙年间习俗:立春前夕,官民共迎春牛、芒神于东郊,设五辛盘、饮春酒、簪春花。乡民、商贩扮演渔樵耕读等角色,搭建彩楼,孩童着彩衣、戴鬼面,欢舞于市。立春之日,官员击土牛三下,寓意鞭春劝农。小春牛遍送缙绅,门前鼓乐献春。鞭春牛除驱寒促耕,亦含巫术之意。山东抢春牛头以求吉利,浙江迎春牛则叩拜后碎牛,将泥带回家撒牛栏,以祈繁殖。

牛具四囊,食后能反刍,食量颇丰。世人以“牛肚”戏称食量大者,“牛饮”赞善饮之人,“牛脾气”形容性情暴躁者。制怒或止谎者谓“扯牛鼻”,行动迟缓者曰“牛步迟迟”。求草娶妻者,常被讽为“夯牛头”,意指戴假以遮羞。

牛以其忠诚著称。世人常以“蠢牛”或“饲牛”称呼愚钝不肖之辈。古时,目不识丁者被戏称为“青瞑牛”。不明其意者,则被讽为“对牛弹琴”。评价他人时,用“呼牛呼马”来形容。正如《庄子》所言:“呼我牛也而谓之牛,呼我马也谓之马。”形容贤愚不辨,利钝不分,有“牛骥共宰”之喻。汉书中有“独念牛衣涕泣时邪”句,后人以此形容贫贱夫妻的凄凉境遇为“牛衣对泣”。韩愈曾言:“牛溲、马勃、败鼓之皮”,后人遂以“牛溲马勃”形容极细微之物亦有用处。